中国什么都不缺 美籍华人为回国带啥礼物发愁

中国什么都不缺 美籍华人为回国带啥礼物发愁

【侨报网讯】包先生第一次从美国飞回中国时,感觉自己像个大富翁。他给亲朋好友带了好多礼物,装满8个纸箱,另外他还得拎着一个手提箱。那是上世纪80年代,坐飞机的人不多,航空公司甚至都不收额外的行李超重费。

一回忆起那些礼物,他就忍不住笑起来,他当时买的都是别人要处理掉的二手衣服。“我父亲很高兴。”包先生说,“那会儿中国一无所有,我从美国买回来的都被当作宝贝。”那是他当农民的老父亲头一次穿上西装,尽管不太合身,但还是眉开眼笑。

时代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在富裕的沿海地区,从美国淘来的二手货完全不吃香了。如今,中国已从落后国家摇身一变为制造业大国。

包先生说,如今带什么礼物不重要了,中国人更看重的是礼物的产地。他说:“他们(中国人)不一定会说英语,但人人都知道那3个英文字。当看到‘Made in China’标签时,他们心里会想,‘怎么送我这种东西’?”

也就是说,如今买什么礼物带到中国去,已成为令美籍华人头疼的事情。“每次准备回国,都让我很伤脑筋。”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副主任杜克雷如是说。

上世纪80年代,他与那时去中国的许多人一样,知道该给亲戚带些什么东西。他在香港买了一台日本产的彩电,然后一路坐火车、汽车,搬回在中国内地的家。那时候,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在中国属于奢侈品,很少有人家用得起。如今在中国,各种电器数不胜数,但送礼仍然重要。“我不能想象空着手回国。”杜先生说,“带礼物成了一种习惯。”

夏天是去中国的高峰季节。虽然购买礼物的选择余地少了,但还是有些有把握的东西。美国生产的保健品——比如复合维生素、深海鱼油、鳕鱼肝油、银杏萃取液及花旗参,就很受欢迎。

与保健有关的礼物在中国流行起来,充分说明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更加重视健康问题。包先生为82岁的母亲买了几箱子的花旗参。他说:“以前连吃的都不够。花旗参有什么用?”

 

外国的化妆品也很受欢迎,只要不是中国生产的。经常回国的人十分清楚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而其他人则不那么容易了。包先生回忆起最近将女儿的衣服送人的尴尬情形。他说:“村里人现在口袋里有钱了。许多人只有一个孩子,都被当成心肝宝贝。我兄弟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人家不需要这种东西了。如果没有其他好东西,就干脆什么也别带。”尴尬的包先生赶快给他亲戚的孩子递了张100元的美钞。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人类学教授严云祥,写了大量有关中国送礼文化的文章。不过,即便像他这样的老手,有时也不知道送什么,所以他现在干脆不带任何礼物。“我不带礼物,因为如今一年回去很多次。”严先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渐缩小的地球村,通讯和旅行日益频繁。现如今,到中国去就像拜访街坊邻居。所以,没那个必要了。” (原载美国《洛杉矶时报》7月25日 作者 Ching-Ching Ni)

"關於旅美湖南同鄉會"

旅美湖南同鄉會於1983年由全美各地的湖南鄉親發起成立,我會擁有260多人的強大鄉親隊伍,有100多位社團領袖和傑出企業家擔任顧問。成員老中青結合,在弘揚湖湘文化、促進中美交流、服務海外鄉親共謀發展等方面做出了貢獻,成為在美湖南鄉親交流的重要平臺。本會熱烈歡迎所有旅美湖南鄉親加入旅美湖南同鄉會這個美好的大家庭,請海外湖南鄉親發送個人介紹等相關資料至郵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由“旅美湖南同鄉會”首字母組成)申請入會。歡迎其他海內外湖南各社團和組織聯繫我們,團結起來為所有海內外湖南鄉親提供服務。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