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鄉親聯誼的橋樑 —— 彭聖師

建立鄉親聯誼的橋樑                                    彭聖師
    ─回憶「旅美湖南同鄉會」成立始末
前言
「旅美湖南同鄉總會」是在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成立於紐約,荏苒韶華,至今已經廿二個年頭了。回憶起當年的篳路藍縷,歷歷如昨,而當年的發起同鄉伙伴有的早已作古,而我本人也已是「耄耋白頭翁」,世事無常,不勝滄桑之感。
緣起
卅五年前,自軍中退役後,便從台灣前去美國唸書。學校雖然有「中國同學會」和許多黃面孔,但總有「遠托異國,昔人所悲」的感覺。暑假到紐約華埠打工,看到街頭有很多同鄉會,但多半是廣東同胞。我想,我們湖南人過去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唯楚有材」到「無湘不成軍」和現在的「無湘不成僑」,為什麼在世界大都會的紐約就沒有我們的同鄉會呢?因此,打從那時候起,便有成立湖南同鄉會的念頭。
台灣在那個年代還算是個未開發國家,「留學」生大都有「學留」的計畫,而大陸當時是「竹幕低垂」與外界隔絕,能夠出來的,不是逃亡,便是難民,大家都在為生活打拼,那裡有心情和能力來成立同鄉會?那裡有時間來進行同鄉聯誼呢?
成立經過
為了能在異域生存,我學成後留美任教。為了提昇華人地位就要想辦法賺錢,為了賺錢,毅然放棄教職,走上了「學而優則商」的道路上。後來,略有所成,參加了很多社團工作,也參與了美國共和黨亞裔總黨部的成立奮鬥。有一次接受白宮之邀,前去華府聽取雷根總統的國情簡報,結識了從肯德基州來的鄧文華博士,交談至為投機,對成立「旅美湖南同鄉會」具有相同看法。鄧博士是湖南醴陵人,來美很早,事業有成,到處都有房地產投資,為人急公好義,豪爽慷慨,溫文儒雅。
自華府別後,他回肯德基,我則回紐約。為了成立同鄉會,我們分別聯絡鄉親,我邀請了一些紐約鄉親聚聚,包括陳青昂、彭疇田、王仙、胡念祖、袁振新、陳侗伯、潘力生、潘華國、李厚白、郭志堅等鄉親,在有志一同的願望下,經過好幾次的聚會,分頭聯絡各地鄉親,得到熱烈回應。每次聚會,鄧文華鄉長都遠從肯德基飛來紐約,熱忱感人。
成立社團一定要有錢,除了參與鄉親慷慨解囊外,鄧文華鄉長率先捐出一萬美元,於是訂在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在紐約華埠舉行成立大會,有一百卅餘位鄉親到場,通過章程,選舉理、監事。鄧文華鄉長眾望所歸,被選舉為第一屆會長,筆者當選為副會長,彭疇田鄉長為秘書長,並聘鄧文儀將軍、劉詠堯將軍、潘華國將軍為名譽會長,分別在紐約市及僑委會註冊,並且加入了華僑救國聯合總會成為團體會員。
我們訂在十月一日舉行成立大會,並無任何政治考量,完全是巧合。因為,鄧文華會長十月三日要率團赴台灣,所以才趕在他出發前成立,如是而已!當時,大陸還未改革開放,有心人士還不時想給我們戴「紅帽子」哩!
鄉親聯絡之旅
一九八四年七月至八月,鄧會長、筆者和彭畤田兄展開了將近一個月的鄉親聯絡之旅,先後訪問了華府、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休士頓等地,鄉親反應熱烈。因之,各地同鄉會也先後成立。在舊金山時,承鍾武雄鄉長慇懃招待,不但享用他湖南小吃餐館的佳餚,而且還參觀了他捐建的「中國海灘」。此外,我們還在洛杉磯參觀奧運,歡迎中華民國世運代表團,並赴達拉斯出席了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提名雷根總統競選連任;我們還抽空去了一趟科羅拉多,參觀著名的「倫敦橋」,是它拆掉以後被美國買來架在這裡。
亞裔小姐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三日,共和黨亞裔總部在大西洋城舉行「第一屆亞裔小姐選美大會」,最後選出的第一名文潔和第二名彭蔚文,他們兩人均為湘籍,同鄉會舉行慶祝大會歡宴,到場僑團領袖和各界貴賓甚多。當場有貴賓出一上聯:「美女出三湘,文家一傑,彭家一傑。」當時無人答對。同鄉會乃懸賞美金一千元,在報端徵求對聯,應徵信件有三百多封。後經聘請國學教授篩選,並經國學大師錢穆核定,以旅加鄉親之「英雄來百粵,陳氏雙豪,李氏雙豪。」得獎
當選會長
一九八五年十月,鄧會長任期屆滿,堅辭連選連任。筆者當選,繼任會長,蕭規曹隨,也捐了美金一萬元作為同鄉會基金。一九八七年,任期屆滿,又被選舉連任一次。在任期間,曾四次率團辦團先後訪問台灣、香港和湖南,與各地鄉親交誼聯繫,舉辦了兩次慶祝平劇公演,並為香港易越石鄉親安排在紐約金石書畫展出,每年捐助紐約華僑學校獎金。以後從湖南出來的留學生日益增多,他們慕同鄉會之名而來,大小問題幫著他們解決,同時我個人也為幾十位鄉親學子提出了經濟擔保,接待湖南大大小小的訪問團,次數是多少就數不清了。
文宣方面,先後出版了︽海外湘情︾二期、︽湖湘會訊︾一期、︽同鄉會刊︾二期。由於我們同鄉會幹得有聲有色,各省同鄉會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在紐約紛紛成立。
筆者卸任後,由彭疇田鄉兄繼任會長。疇田兄是湘鄉人,來美前是台北市湖南同鄉會功臣,精明能幹,素有「小諸葛」的雅譽,在紐約僑社有「甘草」之稱。他任滿後,由尚中柱鄉兄繼任,他是著名的醫師,國民黨紐約支部常委。現任會長陳泰行鄉兄,長沙人,他是美中經貿科技促進總會理事長、美國華僑進出口商會秘書長、美國大西洋城商業投資公會總裁、美國星條實業公司董事長,他熱心公益,樂於助人,才華洋溢,同鄉會在他的領導下,會務蒸蒸日上,有口皆碑。
政治隔閡
自從一九四九年以來,台灣與中國大陸斷絕交往,不通音訊,四十多年來沒有家鄉消息,只有聽到清算鬥爭和「文革」。尼克森總統「破冰之旅」後,也沒有遇到故鄉人。
一九八二年,經友人介紹,一位湘陰小同鄉來見我。我們倆老家相距不到十華里,他是中國大陸派到加州大學的交換學者,回國前來到紐約旅遊的。「親不親,故鄉人」何況是四十多年來第一次遇到家鄉的人來呢?我招待他用餐,但內心總有視中共如洪水猛獸的恐懼,不敢和他合影留念。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可笑得很!這位小老鄉現在也是一位國際知名之士,他就是中國古董鑑定專家、退休的中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新先生,他曾來台灣多次。有一次,我自美回國接受陳立夫先生邀宴,恰好楊新先生也在座,他是應邀來台公幹的。次日,他應邀來我寓所作客,但各界陪客有十多位,未能促膝長談。
一九八四年,同鄉會在紐約中城舉行春宴,我們登報邀請鄉親參加。在餐會進行中,來了兩位不速之客│宋希濂將軍和他的夫人。他是中共首批釋放的「十大戰犯」之一,大名鼎鼎,而且擺明是代表中共出來作統戰的。當時,紐約僑社清一色是擁護國民黨政府的,這樣一位背景顯赫鄉親光臨,不但不能為同鄉會增色,而且會為僑社所不齒。當時,有十幾位記者在場,明日若見諸報端那還得了?我只好低調處理,招待他們末座就宴,並留影紀念。
譚盾也是鄉親
一九八五年春宴,來了兩位自大陸來美探親的鄉親,我介紹他們給在場鄉親見面,受到了熱烈歡迎。一位是名聞國際的音樂家譚盾鄉親,另一位是航太專家謝炳煌鄉親,他們都是來美留學的。後來,譚盾鄉親學成回國,謝炳煌鄉親則「學留」下來。「六四」後取得居留權,在紐約創業有成,現為旅美湖南同鄉會理事之一。
打破禁忌
同鄉會的創會諸君子都是第一代移民,都是受了大時代動亂而輾轉來美的,加以「竹幕深垂」,消息隔絕。因此大多不歡迎從大陸出來的鄉親加入。但筆者認為,只要是湖南鄉親一律歡迎加入,在那個政治敏感的時代,筆者還不能大聲疾呼,只能在第二期會刊的發刊詞裡特別強調:「吾人若能從鄉情為團結之基,從民族大義為認同之本,則能如猶太人之力量,於住在國有舉足輕重之勢,又何愁不能打入主流,消除歧視?又何愁不能回饋桑梓,促進母國之富強康樂?」後來,隨著時局的開放,大陸移民取代了從台灣去的湖南鄉親,現任會長陳泰行就是中美建交後由長沙移民出來的。
結語
在中華民族群體中,同鄉會只是其中的一個細胞而已,但細胞的健壯與否,關係著整個群體的興衰。因此,筆者在此借︽僑協雜誌︾一角,呼籲全世界所有僑團,群策群力,朝復興民族、振興中華之途邁進。(作者為美國歸僑,大學教授)

"關於旅美湖南同鄉會"

旅美湖南同鄉會於1983年由全美各地的湖南鄉親發起成立,我會擁有260多人的強大鄉親隊伍,有100多位社團領袖和傑出企業家擔任顧問。成員老中青結合,在弘揚湖湘文化、促進中美交流、服務海外鄉親共謀發展等方面做出了貢獻,成為在美湖南鄉親交流的重要平臺。本會熱烈歡迎所有旅美湖南鄉親加入旅美湖南同鄉會這個美好的大家庭,請海外湖南鄉親發送個人介紹等相關資料至郵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由“旅美湖南同鄉會”首字母組成)申請入會。歡迎其他海內外湖南各社團和組織聯繫我們,團結起來為所有海內外湖南鄉親提供服務。

返回頂端